三尾鱼《鲁米:在春天走进果园》
编者按:鲁米 (Rumi),原名:贾拉鲁丁•巴尔赫(Jelaluddin Balkhi),在Sant Mat系统里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圣人,其诗作因为源自内在而得以跨越地域、种族的局限,在全世界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。在华人世界,鲁米的诗作也有不少翻译作品,如:《鲁米:在春天走进果园》、《鲁米Rumi诗选》、《火 : 鲁米抒情诗》、《玫瑰寓言》、《爱的喜悦 : 鲁米箴言诗精选》、《玛斯纳维全集》、《爱的火焰》、《偷走睡眠的人》、《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》、《万物生而有翼》等等。《鲁米:在春天走进果园》译者梁永安,资料源自网络,侵权秒删。
作者:鲁米 翻译:梁永安
三尾鱼《鲁米:在春天走进果园》
这是一个关于住在湖里的
三尾鱼的故事。这三尾鱼
一条极聪明,
一条普通,
一条却是笨鱼。
有些渔人带著网罟,来到湖边,
三尾鱼也看见了。
极聪明的鱼决定立刻启程,
不辞艰辛和跋涉,奔赴大海。
他自忖:“我还是不要跟另两尾鱼商量为妙。
他们只会削弱我的决心,因为他们太爱这个湖了。
他们竟称这里为家。他们的无知
将让他们无法自拔。”
当你打算旅行的时候,找个旅人当导师,
不要找因为跛脚而在原地踏步的人给你出主意。
穆罕默德说过:“爱我们的家乡,
是我们信仰的一部分。”
千万不要按字面理解这句话!
你真正的“家乡”,是你要前赴的目的地,
不是你现在的住所。
爱自己家乡不是错事,但你得先问:
“哪里才是我真正的家乡?”
聪明的鱼一见渔人来到,就说:
“是我离开的时候。”
穆罕默德曾告诉阿里①一个秘密,但吩咐他不可外泄。
阿里憋不住,
对着一口井轻轻把秘密说出。
有时候,我们无人可以倾诉,
只能一个人独自出发。
聪明的鱼像一头被追逐的鹿,
费尽九牛二虎之力,历尽艰辛,
终于游抵安全的大海。
湖中那尾半聪明的普通的鱼思索:
“我的导师已经走了。
我本应跟他一道离开,
但却没有那样做,
现在我已失去逃走的机会。
真是悔不当初。”
不要为已发生的事情懊恼。它既然已过去,
就让它过去好了。甚至不要去回忆它。
某个人用陷阱抓住了一只鸟。
鸟儿对他说:“先生,你一生吃过那么多的牛羊,
却仍然不饱,那我身上的区区之肉,
对你又有什么裨益呢?
如果你放我走的话,我将会以三个智慧回报。
第一个智慧我将站在你手掌上说出,
第二个智慧将站在屋顶上说出,
第三个智慧将站在大树的枝桠上说出。”
抓鸟人被打动了。他把小鸟放在手掌上,
让它说出第一个智慧。
“第一:不要相信谬论,
不管那是出自谁的口。”
小鸟飞到屋顶上。“第二,
不要为过去懊恼。那是已过去的事。
不要为已过去的事后悔。”
“顺道跟你说说。”小鸟说。“我肚子内有颗
大珍珠,重若十枚铜钱。
你和你的儿女本来可以得到它的,
但如今已失去机会。”
抓鸟人闻言,号啕大哭,如丧考妣。
小鸟说:“我刚才不是说过不要为过去懊恼吗?
不是又说过不要相信谬论吗?
我整个身体都没十枚铜钱重,
体内又怎会有十枚铜钱重的珍珠呢?”
抓鸟人止住了哭声:“那好吧,
你告诉我第三个智慧。”
“好,第三个智慧就是,你必须牢记前两个智慧!”
不要给酒醉或昏睡的人忠告。
不要在沙地上撒种。
有些破衣服是缝无可缝的。
让我们回到那条普通的鱼去。
他为失去导师而悲伤了一阵子,
然后他想:“我要怎样才能免于渔夫的毒手呢?
我何不装死!
我要让自己反白,像野草一样漂浮于水面。
正如穆罕默德所说的:‘我要在死前先死。’②”
于是他就学起死来。
“看看,这里有条又肥又大的鱼。
不过可惜,是条死鱼!”
其中一个渔夫掂着他的尾巴
把他提出水面,拍打了一下,
然后扔在岸上。
他在陆地上慢慢翻滚,悄悄
滑回到水中。
在此同时,
第三尾鱼,也就是那尾笨鱼,
正拼命奔窜,想逃过渔夫的追捕。
当然,渔夫的网罟终于还是围住了他。
当他躺在可怕的煎锅上时,心想:
“要是能活着离开这里,
我决不会再回到那狭隘的湖中。
我要到大海里去!
我要以无限为家。”
注① 阿里(Ali,598-661),穆罕默德的堂弟,亦是伊斯兰教的第四任哈里发,为伊斯兰教史上极重要之人物。(中译者注)
注② 这是一句古都斯圣训(圣洁的圣训):“死之前学死,死之后永活。”苏菲行者以这段古都斯圣训引征为逃向真主的路径。(编辑注)
阅读参考:在诗里,鲁米用极聪明、普通、笨三种鱼形容三类修行人:极聪明的鱼~例如先知等,不光先知而且也先行,已经解脱并负有教导众生的责任;普通的鱼~因缘具足的众生,能按照先知的教导,“活时修习死亡法”③,成就后亦可解脱;笨鱼~因缘尚未具足的众生,还在痛苦中轮回,但是,已经生起了“我要到大海里去!我要以无限为家”的决心。
灵魂(个体)的家乡或故乡在哪里?穆罕默德说过:“爱我们的家乡,是我们信仰的一部分。”鲁米说:“你真正的‘家乡’,是你要前赴的目的地,不是你现在的住所。爱自己家乡不是错事,但你得先问:‘哪里才是我真正的家乡?’”
Sant Mat认为,(内在世界)第五灵境是灵魂(个体)的家乡或故乡,祂在第一灵境(佛教之欲界)、第二灵境(佛教之色界)、第三灵境(佛教之无色界)、第四灵境(佛教没有对应的名称)之上。(更精微的教导请向Sant Mat各传承咨询。)这个时候真师是最重要的,因为真师不光要有证悟(不是只曾经抵达过)第五灵境的经验,还须有方法(法门)让弟子们同样能抵达第五灵境。
注③ 活时修习死亡法(DYING WHILE LIVING):绝大多数的实修系统的实修方法。行人将注意力从身体撤回至眼中心(额轮),开始内在旅程,此时意识丧失对身体的知觉,跟死亡时类似。行人能熟练地将注意力从身体撤回至眼中心,Sant Mat称之为完成“回撤”,在锡克教里这个时候的行人才可以被称为“锡克”。
音流(Sant Mat)资讯整理:
https://santmat.kuaizhan.com/
音流瑜伽(Sant Mat)简介
http://m.santmat.biz/